中科院完成汶川地震十年遥感动态监测

   2022-05-23 中国矿业报2770
核心提示: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日前发布汶川地震十周年遥感动态监测报告。科研人员基于十年间多时相、海量卫星数据,以及高空遥感飞机及无人机获取的航空观测数据,对震区生态环境恢复、城镇灾后重建等进展成效进行了系统分析。项目对汶川地震灾区重大滑坡和泥石流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截至目前,各大型滑坡群的滑坡体植被覆盖恢复整体状况良好,已从初始发育阶段向稳定状态转化,且滑坡活动强度呈现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日前发布汶川地震十周年遥感动态监测报告。科研人员基于十年间多时相、海量卫星数据,以及高空遥感飞机及无人机获取的航空观测数据,对震区生态环境恢复、城镇灾后重建等进展成效进行了系统分析。项目对汶川地震灾区重大滑坡和泥石流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截至目前,各大型滑坡群的滑坡体植被覆盖恢复整体状况良好,已从初始发育阶段向稳定状态转化,且滑坡活动强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但新发滑坡灾害等同时存在,如2010年新北川唐家山堰塞湖右岸山体滑坡、2013年南坝镇山体滑坡等,且前期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居民地和重大工程区域还存在潜在风险,如北川县桂溪镇魏沟村泥石流、平武县南坝镇窑子沟泥石流等,需持续进行灾害风险判别和监测。对震区堰塞湖情况进行的监测与评估表明,截至目前,汶川震区堰塞湖风险已基本消除,最大的唐家山堰塞湖已成为风景区和重要水利设施,并修建了路桥,基本解决了地震堰塞湖对当地群众生活带来的影响。十年间,堰塞湖治理取得了巨大成绩,堰塞湖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汶川地震灾区通过重建设计具有了重要旅游价值。科研人员建议,进一步科学规划相关堰塞湖,发展特色旅游。 

项目还对汶川震区及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等重点受灾区植被恢复情况进行了动态监测和评估。科研人员发现,与地震初期相比,2018年该监测区域整体植被覆盖趋于增加,61%的区域植被覆盖度增加明显,63%的地区水土流失强度逐渐减弱。地震对岷山山系东部和邛崃山系中部、北部的大熊猫栖息适宜分布区影响较大,植被受损严重,自2013年开始植被经历过渡期后逐步转为持续恢复状态;而位于卧龙保护区东北部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耿达基地经过多年修复重建,场馆、道路等基础设施已恢复。此外,科研人员还对房屋倒塌重灾区什邡、绵竹和安县(现为安州区)进行了建筑区现状提取和变化分析,发现灾区重建成就显著,与灾前对比建筑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如什邡、绵竹、安州行政区内的建筑区50%为地表发生变化的重建建筑区,什邡市的山前地区由受灾时斑块状分布格局变为重建后线状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人员建议,加强城镇规划执行力度,防范不合理、不科学建设,兼顾生态保护与减灾协同设计,形成可持续的城镇建设发展能力。据了解,“汶川地震十周年遥感动态监测”工作于今年3月启动。科研团队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行了航空和航天数据获取,旨在评估震区生态环境恢复进程,科学认知灾后恢复重建生态修复工作对灾区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的促进作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稀土大数据
推荐图文
推荐稀土大数据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库  |  其他页面头部  |  提交订制需求表单  |  定制化生产  |  供应链金融  |  企业库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