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晚,靴子终于落地,市场讨论多时的资管新规正式文件发布,将对百万亿规模的资管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5个月前,央行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期一个月。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在征求意见过程中,金融机构、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等各方给予了广泛关注。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对反馈意见进行反复研究和审慎决策,充分吸收了其中科学合理的意见,结合市场影响评估结果,对相关条款进行了修改完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比《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和正式文件发现,变化集中体现于六大方面,包括过渡期延长至2020年底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比《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和正式文件发现,变化集中体现于六大方面,包括过渡期延长至2020年底等。
六大变化
变化1 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明确核心要素
征求意见稿: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交易市场交易的具有合理公允价值和较高流动性的债权性资产,具体认定规则由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正式文件:(一)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等分化,可交易。2.信息披露充分。3.集中登记,独立托管。4.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5.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具体认定规则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点评:正式文件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核心要素,提出期限匹配、限额管理等监管措施,引导商业银行有序压缩非标存量规模。
变化2 净值化管理明确金融资产计量原则
征求意见稿: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公允价值原则,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按照公允价值原则确定净值的具体规则另行制定。
正式文件: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及时反映基础金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由托管机构进行核算并定期提供报告,由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确认,被审计金融机构应当披露审计结果并同时报送金融管理部门。
金融资产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使用市值计量。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以摊余成本进行计量: